No.87豆瓣电影Top250
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(1936)
导演: 查理·卓别林
编剧: 查理·卓别林
主演: 查理·卓别林 / 宝莲·高黛 / 亨利·伯格曼 / 蒂尼·桑福德 / 切斯特·康克林 / 汉克·曼 / 斯坦利·布莱斯通 / 阿尔·欧内斯特·加西亚 / 理查德·亚历山大 / 塞西尔·雷诺兹 / 米拉·麦金尼 / 默多克·麦夸里 / 威尔弗雷德·卢卡斯 / 爱德华·勒桑 / 弗雷德·马拉泰斯塔 / 萨米·斯坦 / 特德·奥利弗 / 诺曼·安斯利 / 博比·巴伯 / 海尼·康克林 / 格洛丽亚·德黑文 / 帕特·弗莱厄蒂 / 弗兰克·哈格尼 / 帕特·哈蒙 / 劳埃德·英格拉哈姆 / 沃尔特·詹姆斯 / 爱德华·金博尔 / 杰克·洛 / 巴迪·梅辛杰 / 布鲁斯·米切尔 / 弗兰克·莫兰 / 詹姆斯·C·莫顿 / 路易·纳托 / J·C·纽金特 / 拉斯·鲍威尔 / 约翰兰德 / 哈里·威尔逊
类型: 剧情 / 喜剧 / 爱情
制片国家/地区: 美国
语言: 英语
上映日期: 1936-02-25(美国)
片长: 87分钟
又名: The Masses / Les Temps modernes
IMDb: tt0027977
编剧: 查理·卓别林
主演: 查理·卓别林 / 宝莲·高黛 / 亨利·伯格曼 / 蒂尼·桑福德 / 切斯特·康克林 / 汉克·曼 / 斯坦利·布莱斯通 / 阿尔·欧内斯特·加西亚 / 理查德·亚历山大 / 塞西尔·雷诺兹 / 米拉·麦金尼 / 默多克·麦夸里 / 威尔弗雷德·卢卡斯 / 爱德华·勒桑 / 弗雷德·马拉泰斯塔 / 萨米·斯坦 / 特德·奥利弗 / 诺曼·安斯利 / 博比·巴伯 / 海尼·康克林 / 格洛丽亚·德黑文 / 帕特·弗莱厄蒂 / 弗兰克·哈格尼 / 帕特·哈蒙 / 劳埃德·英格拉哈姆 / 沃尔特·詹姆斯 / 爱德华·金博尔 / 杰克·洛 / 巴迪·梅辛杰 / 布鲁斯·米切尔 / 弗兰克·莫兰 / 詹姆斯·C·莫顿 / 路易·纳托 / J·C·纽金特 / 拉斯·鲍威尔 / 约翰兰德 / 哈里·威尔逊
类型: 剧情 / 喜剧 / 爱情
制片国家/地区: 美国
语言: 英语
上映日期: 1936-02-25(美国)
片长: 87分钟
又名: The Masses / Les Temps modernes
IMDb: tt0027977
摩登时代的影评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538 条 )
添加新讨论
讨论区 · · · · · ·
这部电影中,主人公在工厂里干活的段落的主题,有... | 来自大家好我真名叫 | 3 回应 | 2022-11-14 21:54:42 |
豆瓣还能信吗? | 来自丿朱朱茵茵 | 12 回应 | 2022-10-31 10:54:06 |
为什么卓别林在当餐厅服务员时,给人上奶酪,要先... | 来自缨枪 | 2022-10-21 21:26:08 | |
经典喜剧电影 | 来自万能的咖啡 | 2022-10-15 16:07:05 | |
管理学老师布置作业了... | 来自幻想家 | 3 回应 | 2022-10-12 07:59:03 |
关于《摩登时代》的问题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5个 )
以下片单推荐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)
- ★豆瓣高分电影榜★ (上)9.7-8.6分 (影志)
- 《电影手册》世上最美的100部电影 (大旗虎皮)
- 同时入选IMDB250和豆瓣电影250的电影 (东方快车)
-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(Viking)
- |五颗星经典系列|电影| (蜜蜂)
订阅摩登时代的评论:
feed: rss 2.0
摩登时代的短评 · · · · · · ( 全部 47376 条 )
2243 有用 思阳 看过 2009-07-08 08:47:38
惭愧死了,这才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卓别林的电影。在放映之前我还想,为什么人们要叫他“大师”?不就是一个演员么。结果几秒以后,字幕上映,导演,编剧,主演,甚至音乐配乐都是卓别林创作的。我完全被震撼,真的是大师啊…… 这是一部又辛酸又喜剧的片子,对当时的社会不论是在工业,政治,还是生活
1115 有用 托尼·王大拿 看过 2011-09-23 08:03:16
人的异化,极富前瞻性,即使放在今天看了依旧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;卓别林是个极为矛盾的个体:一方面,他总是对社会那些最深入肌理的顽疾给予毫不留情的讽刺和抨击;另一方面,他也是个执拗的人性本善论者。
1486 有用 大头绿豆 看过 2005-11-28 01:39:58
靠,看了才知道,星爷有那么多东西是从这里学来的。
491 有用 大奇特(Grinch) 看过 2010-03-05 11:33:59
这是卓别林第一部有声片,他尽可能写一个对话剧本,尽可能尝试一次“声音”的实验,然而由于卓别林坚持一贯的“流浪汉”角色,“声音”似乎又与角色不协调。反观,声音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,我们听到的机械设备(有声)对人的打压(无声)正符合了电影主题的象征。
524 有用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看过 2014-04-14 11:08:20
如果电影不曾有过卓别林,该会是一个多么无趣的世界。光前30分钟就让我几度笑岔了气。荒谬有理,喜谑至极!